双城记之一:乡下人与外地人
吾 丁
上海和北京这
2024-11-14
最新修改时间:2024-11-14 15:09:47
双城记之一:乡下人与外地人
吾 丁
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,有很多东西,比较起来很有意思。今天聊聊它们各自颇具代表性的词汇,上海人的“乡下人”和北京人的“外地人”。
这是两个城市对“非本市户籍”之中国人的指称。其中所包含的蔑视含义,是其共同之处。仔细分析起来,其各自的含义里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。
先说上海。
今天的主流上海人的来源,简单来说由四大部分组成。比例最高的是以宁波人为中心的浙江人;其次是江苏南部(江南)人,第三是江苏北部(苏北)人,第四就是全国其他地方来的人。宁波话与上海话很接近,就是这个道理。
真正的“上海本地人”,是浦东川沙人。但是今天的上海话更接近宁波话,而没有人以“川沙话”为正宗,就充分地说明了近代上海与宁波的紧密关系。
话题稍微扯开一点,近代史上许许多多在上海呼风唤雨的著名人士,就是浙江一带的人。比如黄金荣祖籍余姚,蒋介石是奉化人,鲁迅是绍兴人等等。浙江人数不胜数。杜月笙倒是“本地人”,他老家就在川沙。
浙江和江南一带,是多数上海人的故乡。这个“故乡”,在上海话里就叫作“乡下”。由于一些历史原因,苏北人这个群体,虽然也是上海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但是一般而言,因为其社会地位比较低微,多数上海人都对“苏北”人敬而远之,对浙江和江南一带,则认作“乡下”。
这样,“乡下人”的意思就明白了,上海人说“乡下”,指的就是自己的祖辈的故乡,而“乡下人”,则多指故乡一带的人。你要知道,上海人说“乡下人”的时候,基本上指的是浙江与江南一带,即自己故乡一带的人,虽然有些轻蔑,但是还有“自己老家的人”这样一层即不喜欢又不得不承认的亲密的含义。
可见,“乡下人”并不是指“除了上海以外所有的非上海人”,不,它仅仅指上述地区的人。苏北人就叫苏北人,这也是一个比较特定的称呼。至于其他地方的人,就直接说地名,比如河北人,江西人,北京人等等,这些人等,不包括在“乡下人”的范围里头。上海人骂人的时候往往用“乡下人”来对所有非上海人表示轻蔑,这是在否定对方价值定位时,故意把“乡下人”的含义扩大了。从正面含义来说,“乡下人”只包括上述地区的人——就是《早春二月》,《林家铺子》里展现的那些乡村地方。
北京的说法是“外地人”,其含义大有不同。
今天的北京人所说的“外地人”,明显指“所有非北京户口之人”,其中没有远近亲疏之分,本来的含义是,出了城门就是外地人。这个界定,比上海的“乡下人”更明确,更严格。
上海人之所以在故乡和故乡人的认同方面有一些超然的认识,是因为这个城市一直以来远离政治中心,又一直有欧洲人的文化影响,上海人是“本国中的外国人”,上海只是他们的祖辈在颠沛流离的创业过程中的一个落脚点,因为历史的机缘固定了下来,因此他们对所谓故乡异乡,并没有太多的执著感。
北京则不同。从历史上看,北京当然也有持续不断的人口流动,但是同时又有太多的外族入侵,京城都是首当其冲,严格说来,“北京人”的含义很模糊。蒙古人从高原上冲下来,北京的原住民,几乎被杀光,这是一次大的劫难,加上后来的满人入关,京城实际成了满蒙人的中心。所以,实际上,真正的北京人不可能是纯粹的汉族人。——因为汉族人都被杀光了。
以后的北京,开始重新接纳各地前来谋生的人,经过明清两代的休养生息,人口恢复,城市也有了活力,汉族人的数量也有了足够的增加。但是,一直到1949年的历史巨变之前,北京也像上海一样,是一个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的城市,全国各地的人,都可以自由地到北京谋生创业,来去自由,北京与“外地”之间,没有一个森严而不可逾越的鸿沟。
问题出在哪儿呢?出在1949年的共党进京。共党的头目阶层,90%以上都来自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四个省,而且清一色来自乡村,几乎没有几个人是城市出身的,中专以上的学历都属罕见。他们身上有一种无法消除的自卑感和夺取政权以后的跋扈感,这两个截然相对的感觉交织在一起,使他们焦虑不堪。既洗不掉自己身上的乡村痞子基因,又想在人面前耀武扬威,怎么办呢?
第一个办法是,迅速地制定了行政级别。他们理所当然地处在最高级别上,一夜之间就把自己从乡下土匪的身份提高到皇权阶层的“人上之人”;第二个办法是,搞了个“直辖市”的管理办法,生硬地把自己所攫取权力的所在地的档次抬高,其真实的目的在于把自己的权力集团的社会地位抬高起来,不愿意继续被人当作乡村土匪来蔑视。
共党的头目阶层进入北京,与江浙人进入上海的含义,截然不同。后者是自由创业,流落到上海,只为谋生,无暇旁顾。而共匪集团,则是夺取了天下,进入北京来实现他们鸡犬升天梦想的,共党进城掌权以后,立刻迅速地变成了一个极端腐败的统治阶层,并且远远地脱离了他们原本所依赖的平民大众,尤其是彻底背叛了他们所出身的农民阶层,这个转变的速度之快,纵观历史,无出其右者。
古老的北京城,本来是一个充满了人文气息的文化古城。在1949年以后的历史潮流下,变成了一个彻底政治化的城市,共党在确定了自己的皇权地位以后,北京市民也随着“鸡犬升天”,虽然在实质上,市民阶层也是在皇城根下苟延残喘的可怜人群,但是因为政治化的缘故,市民也慢慢产生了一种优越感,这种优越感不断膨胀,“北京人”的概念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炫耀的标志。而“北京人”的对面,则是所有在政权统治之下的“外地人”。
上海人和北京人,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。上海人对于自己的“乡下”,从来不避讳,他们会很坦然甚至很乐于告诉你,我的老家是宁波或嘉兴,是常州或无锡。但是北京人,一般都不愿意说自己的老家是哪里。你问北京人,你的老家是哪儿?他们往往会坚定地告诉你:我就是北京人!
很坦然地告诉你老家在哪里的,是那些暂居北京,怀揣“暂住证”的人。
2008.9.6
转发 0
评论 0
赞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