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日
社区
本地视频
登入
注册
邓星
不随春风
2024-03-12 加入
不随春风
邓星 近期发布的帖子
【早春二月】二月是阴历年新年时分,一般也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几天了。不过,正如中国的“春节”之意,那也是季节转换的宣告时期。 元旦前我买回一棵新的热带植物。在众多的盆栽里,它长得十分漂亮出众,枝干挺拔秀丽,淡淡嫩绿的树叶形状纤细却非常茂盛,一簇簇伸展在树干上如画,于是一眼就爱上了。 因为担心它不适应寒冷的气候,放在房间里又不够充分的阳光照射,在失却专业的养育后,会渐渐枯萎,我特意将它放在每日阳光照入时间最长的窗边,只在浇水或者晴朗的天气才搬到阳台上,夜里一定收进来。 新欢当然是好的。为了公平,连同那一棵先前就在家的旧爱,和那一盆小茉莉花,也一起每天搬出搬进。 原来自愿的事就能不厌其烦。一贯怕麻烦的我也可以做得如此周到,理由不过这么简单。 朝夕相处,使我对它们的一点点细微变化都感觉得到。什么时候有一片叶子泛出黄色了,哪天搬动时树干不小心磕碰了一下刮伤一点点,我都会留意到。 植物不能开口抱怨,这使我觉得要格外善待它一点。随著季节的变化,它会有不同表现的。 虽然即使你让它一点一点枯萎致死,它也是安静的,无法威胁你,做出任何抗议。可若是受到精心呵护,它们一定忠实地表现出来,这些从一片片舒展饱满的叶子上便可以一目了然,绝不藏奸使诈。 最近这两棵树和那盆小茉莉花,在冗长的冬日后,可能是最先感到了春天的气息,它们冒出很细小的若干新叶,这令我有点喜出望外,对那点很小的新绿看了又看,似乎由它勾起了一丝对往日旖旎春日的记忆。 当然那是微乎其微的,我绝不会满足于这么一点浪漫,也没有这么高尚的情操,由此细品宁静致远的境界。因为我始终扔不净诸多欲望,是喧嚣尘世的凡人。 不是有道“天悠悠,地悠悠,风花雪月不知愁”。 人的愁就太多了,如金榜题名、高薪厚禄、名成利就、男欢女爱、美满家庭、等等等等,最终还有谁都逃不了的一幕——生老病死。 哦这么惨,还是打住。 怎可如此消极。在纷繁牵绊的现实里,偶然捕捉到一点生命本质从容的颜色,欣赏一分清丽,也算是情趣。 春天又将至,万物复苏,美伦美奂。
2025/03/31 14:50:45
0 阅/ 0 答
【领情】日本人的达磨玩偶,因为不在意,从前我一直以为那就是中国的不倒翁。当然那也不算错。直到最近才弄清楚他们的达磨,是以中国禅宗的始祖,菩提达磨的坐禅模样制作的。 传说中菩提达磨在嵩山少林寺面壁静坐9年而烂去手足,真是意志了得,所以达磨玩偶代表一种坚定信念,祝你心想事成。 今年一开工,好几位常客来贺年,其中就有人送给我一个蓝色的达磨。别人在给我作解释时,我有点走神,心里想著别的事,没有集中心思听。结果人家一说完,我即刻先左后右地给达磨涂上两个大大乌黑的眼珠。 这一下送的人乐了,说你不是这么快就达成心愿了吧? 哦,真是,哪能呢。我经常露这种怯。 于是将两眼乌黑的蓝色达磨放到了架子上。旁边还有一只美丽的招财猫,那也是以前别人送的,不知道那人是如何觅到这么美丽的猫的。当时也是横摆竖放,有人说要对著坐客,有人说要朝著门,后来终于还是瞄准了门。那是一只举著右手的猫。 招财猫来了半年左右,生意真的比以前好了。我当然不至于要如此迷信,可还是查了一下招财猫的由来,意外地发现几种传说都很淳朴感人。 旁边意大利餐馆的老板对我说,二十几年前他的第一家餐馆在此开业的时候,附近的日本人大致分成对半,比较保守的那半,觉得不能容忍,一直想点子欺负他,常常找他的麻烦。一有客人的车停在餐馆外立马去报警,甚至半夜里去堵塞他餐馆的排气罩等。另一半支持他的人却很热情,很快发现他的菜好吃,并不介意一个外国人在这里开业并走红,常常去光顾。 今天他已经很出名,拥有多家餐馆了。杂志、电视台等也经常会自动找上门去介绍宣传,今非昔比,财雄势厚了。可是他说依然记得当时支持过他的那些人,是他们给了他一份温情的。 其实说穿了,一个成年人,成败真正靠的只在自己,没有什么人可以具体帮你的。 不过,人家愿意送你一份心意,可以令你有一种好心情,那也很难得,而且无论大小,那是你自己唯一做不到的。 灵不灵验,都不要紧,总之,我已经领情。
2025/03/25 11:24:24
0 阅/ 0 答
【留一点梦想】按照此地的习惯,每年元旦各处都休息,基本没有事情可以继续,是一年里最可以心安理得地外出度假,或者安静在家休息的日子。 今年我选了后者,因为不想去凑热闹,在各种交通工具公众场合里等待拥挤。 可是几乎马上就后悔了,因为既不喜欢街上各门户前竖著的那种严谨冰冷迎正月的“门松”,(那装饰在我看来找不出一丝喜庆,)电视节目又十分难看无聊。自觉每天吃撑了睡傻了就快出虫,基本是在浪费时间。 但以前元旦曾多次出游,回来后也总想,累死,劳民伤财,下一次一定安静在家懒著。 所以,人大概永远是“哪壶不开提哪壶”的。 星期二晚上,大约九点吧,东京电视台有个平民化的拍卖鉴定节目。很多人从各地赶来,拿出自己的或是祖传的收藏,请专家们鉴定,然后定一个价格。 这节目有它的乐趣,我知道不少日本人喜欢看。 虽然甚少惊喜,多数只是一些赝品或者外行也一眼便知不值钱的东西,有时候,偶然也会出现一些有历史的名画古玩,或者是另一类有纪念意义的东西。不至于惊压全场价值连城,可也算有个出其不意的价格。当然,来参加这样的拍卖,拥有者一半是在做秀,不一定都真的在乎价钱,只是想来这种场面过一下瘾。 这种拍卖会有点像小孩子办家家,却很适合凡人小户,不一定要古董的,谁都可以拿点什么来加入,而不是只能远远地看。 这令我想起十多年前在香港,受人之托硬著头皮去参加过一次苏富比的拍卖会。当然,那也绝不是什么只有富豪出席的拍卖会。 当时别人委托我去竞投一个茶壶,而我即不懂行也没有经验,在那茶壶出现时紧张无比,怕搞错了,然后按照电影里看见过的场面举牌子,忠实地叫到那人给我的底价为止。结果,茶壶还是让别人给投走了。事后,委托我的人显得很失望,可是我却明白那失望实在并非真为那茶壶。 而我自己,在千万个不愿意之下,难以推托也还是去了。事后想想也不错哦,总算是亲身经历过一次拍卖的过程,体验了一下什么叫作志在必得。 还能保留一些希望,即使明知是镜花水月,也是好的。难以实现才好,可以老惦记著,那便是一种动力。 否则就算做了皇上,相信也会很快苦大于乐。 那时,还能怎么样。
2025/03/14 10:02:02
0 阅/ 0 答
【落雪】初雪轻盈,落下时一片片总似有点怯场般,犹疑不决,往往中途随风转著圈又向上飘曳,最后才慢慢落到也许并非初衷的地方,似一个个有生命的小精灵。 雪是美丽的,洁白晶莹,听任老天爷将之洒落到世界各处,无声无息地给万物披上一片银白。 那也是冬季独有的风景。 今年冬天比较暖,看样子很少有希望能看到落雪的景色了。在东京住了这么多年,知道它的气温其实与上海差不多,冬季不常见得到落雪。即使有,那雪与真正北方天寒地冻落出来的样子也不能比,因为结冰不够紧密坚实,雪片显得单薄剔透,多半雨夹雪,落地即融。真要等落很久才可能积起来,构得成雪景。 就那样也已经可算难得了。 这情景常令我下意识地在心里比较从前上海的落雪天。上海的冬日多数阴著一张铅灰色的脸,特别是在午后,如果那天有一种与灰色天空同时来临的异常阴冷,一般表示要落雪了。据说那冷是因为老天在“作雪”。那段时间异常冷又带著点阴湿,但当时还是盼望雪能降临,也因为那几年里实在太少娱乐,就像等著大戏开场一般,一开头总还是有几分兴奋的。等到终于真的一片银白色,看无所看了,才意识到与此同来的诸多不便。 落雪天往往带来很多事故,因为路滑,公交车堵塞碰撞,莫名其妙地行人和脚踏车就滑倒了(当时是几乎没有私家车的)。而那时也没有那些24小时便利店之类,一天交通不便,就会造就一连串困难出来。化雪时又弄得路上到处湿漉漉滴著冰泥水,路人行走艰难。开头的兴致当然早就消失了。 就算那还是不够标准的雪,事后也需兴师动众,大家协力,努力在道路中铲出一条供行走的小道来,那已经不简单。大环境一恶劣,修养降到脚底,“各人自扫门前雪”,即刻演绎出来。 那些都是往事。 后来我就离开上海了,也知道外面有的是胜过上海的地方。 不过无论如何,上海有很长一段时间,就算以今天的标准去想,依然是我心里最可靠的避风港,最有安全感的家。就留著这一点,也已经足够。 相似的雪花,竟牵出很多城南旧事,也许它真的是有生命的。无论落下的地方有多大的变化,它是永远不会变的,像是有意给你一个永恒的机会。
2025/03/10 18:04:20
0 阅/ 0 答